(该网页为测试网页,存在一些bug,还请大家不要介意)
第一步,选择“节拍频率”。
「节拍频率」也就是左右耳朵的频率差,不同的频率差可以给大脑带来不同的效果。具体可以看这张表格。
脑波类型 | 频率范围 | 相关状态 |
---|---|---|
Delta波 | 0.5-4 Hz | 与深度睡眠、恢复性状态相关。 |
Theta波 | 4-8 Hz | 与冥想、放松、轻度睡眠和创造力相关。 |
Alpha波 | 8-13 Hz | 与放松、清醒但平静的状态相关。 |
Beta波 | 13-30 Hz | 与专注、警觉和认知活动相关。 |
Gamma波 | >30 Hz | 与高级认知处理、记忆和问题解决相关。 |
我自己常用的几个「节拍频率」:
个人很少在专注的时候放这个音频,而是选择在专注活动前听几分钟40Hz的节拍。因为我担心这种节拍,会影响到我的发散思维。
但我有个成人ADHD的朋友,他习惯在做事的同时,播放一个20Hz的节拍,用来屏蔽内心的底噪。
所以具体怎么使用,还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。
第二步:调整“音调频率”
网页第二个进度条叫做「音调频率」。
音调频率以你左耳听到的声音为基准。比如选40Hz的节拍,音调设为200Hz,左耳就是200Hz,右耳就是240Hz。
这个「音调频率」的数值因人而异,必须自己来调节。因为每个人的大脑结构和播放设备都是不同的,适合别人的「音调频率」不一定适合你。
我身边的朋友,从80Hz到412Hz都有,而我自己习惯91到230Hz。
具体的调整方式,很简单:
通常这样,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【参数】。
但再次强调,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「双耳节拍」的。有些人无论怎么调节,都会觉得不舒服,这个时候请果断放弃这个方法,它并不适合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