择恩
择恩 2025年9月21日

2天时间,解决校园暴力的故事

个人经历 blog

(这篇文章,是2018年写的真实记录,当年的我21周岁,内容基本没有经过艺术加工。文章在2018年的时候,已经发布过了。如果你在互联网上看过类似内容,大概率我写的)

2018年侄子遇到了校园暴力。我没有建议侄子以暴制暴,因为除非受害者很强壮,可以有效的反击施暴者,不然,盲目的反击只会刺激到施暴者的自尊心,让施暴者采取更严重的欺凌,来找回自尊。

也不要轻易的动武,这或许能够用成年人的身份吓唬对方,但万一遇到一个混混家长,怎么办?而且,这还很可能对老师的印象、孩子周边的舆论、孩子的心理,都会产生不可控的负面影响。

这篇文章比较长,但是操作过程,其实很简单。文章内容中,有一些十分实用的小技巧,包括且不限于人际交往、谈判、面试。


10月13日,周六,晚上

当时四年级的侄子,给我发了一个信息,表示有事找我商量。

聊了一段时间后,他才告诉我,自己遇到了校园暴力。从上个学期末(三年级学期末)就有了校园暴力的迹象,但由于当时临近期末,后面又放暑假,他以为没事了。结果一开学,对方变得更加厉害。欺负的方式,从一开始的抢笔,到衣服上涂鸦、把书包挂件踩坏,再到堵门、踢人。

他在10月13日,好不容易鼓起了勇气告诉了家长,但家长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,不知道要怎么处理。然后侄子就想起了我,因为觉得我怼人很厉害,认为我或许有办法,就发信息告诉了我。

当年的我还很年轻,所以比较气盛,看不惯一些事、怼了不少人:

  • 揭露了几个互联网骗子
  • 怼美团,最后美团总部打电话给我道歉
  • 曝光某警C诈骗(后来网友发现这个人还涉黑、可能X毒,最后这人被关了进去)(正常人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吧?)

回到原话题:

通过电话,我更具体的了解了事情的经过。我给侄子一个建议,下次如果遇到了肢体上的欺凌行为,一定要告诉班主任,然后让班主任打给父母。然后我让侄子把电话给了我堂兄,告诉他:「小X(我侄子)把事情告诉了我,我建议这样做balabala……和人打交道,我可能比较有经验,如果细节上不知道怎么办,我们可以商量着做。」

然后就聊了一些孩子教育,以及一些亲戚的近况,就这样结束了当天的话题。

我的心理活动:

之所以不让侄子简单的打回去,是因为以牙还牙,以眼还眼,只适合于【部分】校园欺凌的【开始】。刚开始被欺负的时候,如果打回去、骂回去,可以显示自己强势。但如果对方的体力大于你,那么这种方式只会挑起对方维护自己的自尊心。

如果对方已经欺负你成习惯了,你突然开始反击,对方并不会因此而停止欺凌,反而会因为自尊心受损,而通过更强烈的欺凌行为,来找回自尊。

侄子的这件事,虽然真正的欺凌者只有1个人,但是这个人有2个朋友,一般会围观,并且取笑侄子。介于我侄子被欺凌的时间跨度很长,如果只是简单的打回欺凌者,那么欺凌者很可能会因为自尊心受损,而对侄子会做出更严重的欺凌。


10月16日,周二,下午

我堂兄打电话给我,告诉我侄子被那小子踢飞了,摔到地上,现在在学校校医室里面躺着。

是侄子让校医室老师告诉班主任,让班主任打电话给的堂兄。但是堂兄还在上班,一时半会赶不回来,而我,一是当时自由职业可能有空,二是正好让我去见一下老师。所以打电话给我,问我能不能代他跑一趟。

我去到学校的时候,见到了班主任,简单的问了下对方,知不知道小X(我侄子)被校园欺凌的事情,她表示不知道。然后我让班主任大概去了解下事情,我近期会和她联系,然后就带着侄子去了附近的三甲医院,和班主任见面时间不超过3分钟。(医院其实也不远,走路10分钟都能够到,但是为了防止侄子身体出问题,我让司机直接开到了教学楼楼下接人)。

去到了医院,检查发现并没什么问题,医生只是叮嘱要多休息……

我就问我侄子:「你还好吗?」

侄子:「还好」

我问他:「会头痛吗?」

他表示:「不会」

我再问他:「会头痛吗?」

他说:「真不会」

我继续问他:「仔细想想,会不会头痛?」

他说:「好像有点」

我问:「会不会有点恶心,想吐什么的?」

他说:「也好像有点」

我:「你待会,就这样和医生说」

然后,我们就去挂了一个脑科,侄子对医生表示,自己有点头痛、恶心、想吐。医生就让我们去做了一个CT磁共振,表示没什么大问题,应该是轻微脑震荡,然后我让医生开了一个轻微脑震荡的证明,并留下了所有的缴费单。

(这里,大家不要觉得医生是庸医之类的,轻微脑震荡是很难通过CT被检查出来的。摔倒后,只要有恶心、想吐的症状,一般都是轻微脑震荡。轻微脑震荡,其实也不是大事,休息一段时间就能够恢复。)

虽然轻微脑震荡不是什么大事,但由于人们缺乏对这方面的了解,并且现在有了三甲医院的证明,所以这在后期与老师、对方家长 谈话时,可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。

但这还不够!

我送侄子回到家后,在堂兄家吃饭,然后把信息大概和堂兄、嫂子说了一下(普通话里,好像应该叫堂嫂。算了~我对这些人物关系称呼,一直都搞不清楚)。

吃完饭后,我到侄子的房间,关上门,询问了侄子这次事件的经过,以及对方从什么时候开始、怎么样对侄子行驶了校园暴力。期间所有对话内容,都在侄子知情的情况下,用手机录下音。

然后侄子在房间里做作业(老师通过短信,把作业发了过来),我就去堂兄房间,用堂兄电脑把刚刚和侄子的对话,整理成了word文档,在文件的末尾,写上了询问人(我)与被询问人的身份。然后到楼下相机店,打印了两份。我和侄子在两份文件后面,都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。这两份材料,也是明天要给班主任看的材料之一。

人对于强仪式感的人,往往都会抱以尊重。如果这两份对话是德高望重的人,用笔手写,那仪式感将会更足。但由于当时在场所有人,字写的都不怎么样,所以只好选择打印这种方法了。

吃饭期间,我还从堂弟那里得知,明天(周三)班主任上午满课,下午没课。在准备好了两份对话录后,我就让堂兄给班主任打了一个电话,而刚打通电话,班主任就表示已经和施暴者聊过了,并且告诉了施暴者的家长,也准备这几天就约双方出来见面。

我们这边则先替侄子向班主任请假一天假(以表示事态严重,但实际上,已经没什么事了),还约了班主任第二天下午3点,我会代替堂兄,先私下和班主任先聊一下校园暴力的事,先不要叫施暴者的家长过来。


10月16日的事情,就到此为止。


我的心理活动:

1.去到学校只和班主任见了不到3分钟,得知老师还不知道校园欺凌的事后,让她准备下,近日再见。

很多的校园欺凌事件,老师都是无辜的,他们可能是最后才知道发生了这么件事。但是很多孩子的家长,一上来就指责老师,而老师呢?只能够一脸懵逼的看着你。心态好的老师,会默默的承下来,但遇到心态不好的老师,可能会用各种方式报复你的孩子。

尤其是在小学那种环境里,很多小学生认为老师是比家长更值得尊敬的。在小学那种环境里,如果老师讨厌谁,那么学生就会讨厌谁。

如果你没有能力保护好孩子、没有自信让孩子不承受这些,那么一定要尊重老师(平时也要尊重老师),在和老师商量校园欺凌前,先让对方做好准备。

再说句很政治不正确的话:「除非,你能够保证自己能够保护好孩子。否则,哪怕你孩子的老师暗示你送礼,你都得老老实实的送」。例如你有更强的人际关系,或者自己是做记者、做自媒体的,有很强的曝光能力。不然的话,当务之急是保护孩子,而不是逞一时英雄。你可以认为这种行为很怂、会助长社会的不良风气,但你要知道,大多数人都无法完美的保护好自己的孩子,必要的时候,该低头就低头。

这次侄子遇到的班主任,人品似乎不错,但不是谁都会有这么好的运气。

2.为了一个轻微脑震荡的证明,专门去做了一个CT,事前还暗示侄子,要他说自己会头痛、恶心、想吐。

之所以,我没有让侄子直接撒谎,是觉得教小孩子说谎不好。而人的生理反应是很容易被暗示的,所以也没必要让侄子撒谎。你可以试着告诉自己「我现在很想吐」,重复几遍后,你就会真的很想吐了(这招在想催吐,但不想扣喉的时候,也可以用)。

在花了四百多块钱做了CT、获得了轻微脑震荡的证明后,我们就可以把事情往大里说。还能够让谈话的内容,不偏离校园欺凌。不然的话,老师可能会不上心,当事人家长还可能会不愿意承认这是校园欺凌,只会说这是小孩子之间玩闹。

3.和侄子聊天,询问校园欺凌事件的经过,并且记录成为文档

虽然也可以口述事情的经过,但是非当事人嘴里说出的语言,难免会有所偏差,可信度多多少少都会低些。而做成这种对话录的形式,可信度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。

而且,人对仪式感强的人,往往都会抱以尊重,认为你城府很深,不太好惹。如果这两份对话是用笔写的,那么仪式感将会更足。

4. 班主任上午满课,下午没课,约在下午3点过去见她

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当精力消耗的差不多时,人的决策会更倾向于保守。所以在和对方谈论一些不太常规、需要对方做出尝试的内容时,最好是选择血糖浓度较高,并且休息充分后。

对于老师而言,早餐后、午饭后,就是不错的时机。但因为班主任上午满课,如果在上课前去找她,对方会因为要上课,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,没办法很好的思考。所以还是选择下午刚上学的时候,会比较妥当。这样,对方不只得到了很好的休息,还有一整个下午的时间,来思考怎么应对。


10月17日,周三,下午

上午和侄子浪了一圈,在下午2点多,送侄子回到家。我就拿着脑震荡证明、CT片、缴费证明、对话记录,来到了学校附近,在学校附近唯一的奶茶店喝了杯奶茶(这里的奶茶真难喝),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,就进学校里找老师。

(我在楼道里走的很慢,最后是14点58分,才进老师办公室)

进去之后,很热情的和老师打了招呼,微笑的问了下老师知不知道小X(我侄子)被校园欺凌的事。经过了昨天的事情,以及今天侄子没有来上学,老师已经知道了有这么件事情,并且知道这次伤的不轻。我把所有的材料都给老师看,并且问老师怎么处理比较好。

班主任很仔细的看了几遍对话记录,最后想下课,把当事人(那个小孩)叫到办公室里问话。我建议她不要,最好可以今天放学时候,把他留下来,然后让他父母过来和我聊聊。而那两个旁边看的人,因为没有欺凌的行为,班主任可以先当作不知道,如果之后这些人有什么不好的动作,记得帮忙处理。

(如果是面对3个人的家长,会有很多的变数,我不敢保证自己能够应对这些。而且,那两个人确实没有做什么实际行为,我准备的材料对他们几乎没有威慑能力,把头子杀掉,就够了。)

之后,班主任就打电话,给了欺凌者他妈,大概的说了一下,然后约在了今天下午放学后,见一面。打完电话后,我就和班主任随便瞎聊了点东西。

聊了下自己的职业(因为老师是语文老师,而我当时勉强算个写文字的,老师对这种职业会有点尊重感),还聊了下对老师这个职业的同情,主要聊的内容,其实是有潜台词的:

「我们不是敌人,是朋友,只要能够保护好孩子就够了,不会没事找老师麻烦」

「我不是来找老师麻烦的,一个班五十多个人,难免会出一些刺子,老师没发觉是正常的」。

然后聊了下放学后见家长的事,老师明确表示会站在这边,帮忙说话、帮忙索要医院的检查费用。

最后聊了些教育方面的问题,得知把施暴者劝退、转班,在小学里都是很难做到的,能够做的,只有将位置调离。最后的结论是,把侄子调到了第二排,和施暴者及其两个朋友分配到不同组,新的同桌将会是一个学习好+人品好+漂亮的女生,并且会告诉其他科任老师对侄子更关心,会多对侄子进行提问。

整个聊天过程,都是轻松愉悦的,全程自然微笑。

在聊完这些后,差不多3点40分,离放学时间还有1个多小时(我们这边是4点40分放学)。我怕聊太多会稀释掉之前的谈话内容,所以我表示出去走走,问了下老师要不要喝奶茶,就走了。

因为在学校附近只有一家奶茶店,而那里的奶茶太难喝了。所以,没地方去,最后在学校门口买了两包辣条,和一瓶矿泉水,玩了差不多一小时的斗地主……因为4点10分的时候,低年级就放学了,有很多家长在校门口等着接孩子,所以我这个形象没有显得很落魄……

等到了4点30分,实在太无聊了,我就进了学校,踩着放学的点。进了老师办公室。等了不到1分钟,施暴者就进来了,老师向我和孩子互相介绍身份,他说了句「哥哥好」,我回了句「哦」。

(这时候的我,已经开启了严肃模式,不打算对任何人热情,尤其是对施暴者与家属。)

又等了一会,施暴者的妈妈也来了。在介绍完身份后,我就聊到了昨天施暴者踹我家侄子的事,施暴者他妈表示,只是孩子闹着玩的,并且还询问施暴者是不是。我表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校园欺凌了,她还表示不可能,自己家的孩子很乖。

(当时我的内心独白:好像一般校园暴力的家长,都是这样说的……能不能换一套说词啊~)

然后,我出具了10月16号的CT照、医生证明,以及缴费单,希望对方负责这些全部费用。我看对方不说话,就把对话记录拿给了她,希望她认真看一下,她看了挺久的,最后放在了桌上,还是没有说话。

(其实那个时候,我有点可怜她,我看她的眼睛都快哭出来了。但是对不起,我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护侄子)

这个时候,老师的作用就出来了,在旁边劝施暴者家长给检查费,并且对孩子进行了说教。而施暴者,在旁边低着头不敢说话。后面,老师还想劝家长想开点,说:「孩子还小,只是一时不懂事」,说到这里,后面的话硬生生给我瞪了回去。

其实我准备了一套话,本来想说的,但是看到对方家长这样,不忍心。就只问了句:「你说怎么办?」

而对方也算是明事理的人,说身上的钱不够,就通过微信把钱转给了我。

而那种氛围,我真的呆不下去,就说了句「谢谢,希望你以后管教好你的孩子」。然后微笑的站起来和老师道谢 ,说的大概是「谢谢老师啊,要是没有你,真不知道怎么办。我老弟的事情以后还得麻烦你了」

(好的结尾很重要,不然老师只记住我瞪她了~)

然后,我就表示先走了,留对方家长和老师呆在一起聊一聊。

事情到这里,其实已经差不多结束了。


一些行为背后的原因:

1.每次都是时间差不多了,才到老师办公室

考过驾照的同学应该知道,看着前面的人去考试,自己会很紧张,但如果自己是头几个去考试的,会相对轻松很多。

人在陌生的环境里,呆得越久,越容易变得紧张。所以遇到谈判、面试这样的场合,最好是踩点进去,既能给人时间感很强的感觉,还能够避免太早到达没有话题,最重要的是,不会让你太紧张。

而且,在面试、演讲、谈判前,你可以找一个相对私密的场合,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坐着或躺着,这也有助于缓解自己的紧张感。我当时在奶茶店里,就是像葛优那样子瘫着……

2.和班主任私下沟通的时候,全程很热情

在小学的那种环境里,老师对孩子的关注、重视,能够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。将老师推到自己的对立面,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。

(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人,说自己孩子遇到了校园欺凌,家长去办公室把老师骂了一顿,或者跑到校长室去举报老师,最后还得意洋洋的发到网上炫耀。这种人,我真的觉得好傻逼!这只能够让家长一时爽,但你的孩子将失去关注与重视,甚至会被冷暴力,到最后你孩子过得不开心、成绩下降,你都不会知道是为什么!)

在这件事里,我也没有必要将班主任推到自己的对立面。班主任多少都有点监管不严的责任,但很大程度上,真正犯错的人,是施暴者。班主任是通过10月16日的事情,才知道发生了这么件事,她也是相对懵逼的。

最后,班主任在之后与对方家长的交流中,会起到一个看似中立的角色。如果你能够讲理据,又懂礼貌,还将心比心。在后续和对方家长的谈判中,班主任多少都会倾向于你,并且会对你更加的尊重(这对侄子以后学习环境,也有很大的积极帮助)。

3. 把侄子调到了第二排,和施暴者不同组,新的同桌是一个很好的女生。班主任还会让其他科任老师对侄子更关心,多对侄子进行提问。

这些内容,主要都是我提的:

座位调到第二排,远离了施暴者,而且离讲台比较近,听课比较清楚,哪怕你不想认真听,都会被迫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。新的同桌无论成绩、人品、外貌都是一个很不错的异性,这有助于侄子学习,并且可以让他不敢乱调皮。老师会更加的关注,让侄子回答问题,这在小学那种很重视老师、回答出问题会很高兴的环境里,可以让侄子认真学习、认真听课。

(【批注】在2025年的我来看,这其实有点像把这个女生当做交易的筹码,但我已经记不清楚当时的具体情况、也记不清当时我是怎么想的了。不过出于尊重事实,所以没把这种可能引发争议的内容删掉。但我总感觉,这个做法有待商榷。)

4.对施暴者及其家长,抱冷脸

和对方家长接触时间很短,没有长期交往的必要。并且这件事无论道理上、舆论上(有老师撑腰)都占优,完全没有必要给对方一种「我是老好人,凡事可商量」的感觉。在这件事上,事情只能够按照我理想的大方向走,如果对方不配合,我早就想好了后手,不排斥让亲戚帮忙,最次的,可能会让一些小混混帮忙。

(我讨厌让小混混帮忙,虽然小几百块钱、一两条烟就能够解决。但这对老师的印象、侄子周边的舆论、侄子的心理,都会产生不可控的负面影响,所以我对这个选择很谨慎。)

5.如果对方不明事理,一上来就猛抽孩子,然后表示我家穷怎么办呢?

如果当天下午,对方家长不明事理,我早就准备了后手,要不动会用亲戚关系,要不会让小混混帮忙(文中没有提到,在去学校之前,我还去学校附近的桌球室转了一圈,了解到这里经常会有初中生逃课或辍学的打桌球)。

之所以,没有直接动用亲戚关系或者让小混混帮忙(以暴制暴),是因为老师是没有上帝视角,他们不知道到底哪个孩子在说谎,老师只会觉得你不把班主任放在眼里,随意的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。

一旦老师有了这种想法,就可能会对孩子不重视、不关注,上课不点他名、作业写很少评语。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,是十分致命的!所以,千万不要过早的用自己的手段,私下解决。

在10月16日下午,我选择提前和班主任聊天,除了能够拉拢老师外,还是为了告诉她:“自己的侄子才是真正的受害者”。我也用自己的处事方式,告诉了老师,我不是简单处事的人。

如果这个时候,对方家长还不明事理,我会先立个下马威,然后选择暂时相信班主任,给她几天处理的时间。但如果班主任处理的不怎么样,就立刻使用自己的私下手段,而班主任也就不会说你什么了。

(这种方式,可以照顾到老师的情绪,也能够教育好孩子,不会让孩子仰仗暴力)


10月18日,周四,上午

侄子去上学了,当天施暴者的脸上有两个手指印,施暴者对同学说是自己不小心摔的。下课一直趴在桌子上,没有出去玩。

10月26日,周五,下午

我去接我侄子放学,顺便带他去吃牛排(他没吃过,一直好奇是什么味道)。询问了下现状:

1. 在10月22日(发生事情后第二周的星期一),全班换位置,他的位置和预计的一模一样,而施暴者,被调到了最后一排的墙角;

2. 施暴者和那两个朋友绝交了,有一天下课的时候,那两个人去找施暴者玩,然后施暴者让他们滚;

3. 我侄子得到了同学及老师的关注。班主任和科任老师,对侄子十分关爱,据侄子说平均一节课点3次名。全班还养成了一个起哄习惯,老师说:「让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呢?」很多学生会起哄:「XXX(我侄子的名字)」。

4. 侄子和新同桌说起了他哥(我),我莫名奇妙获得了一个低龄迷妹……

事到如此,算完美的解决了。在去西餐厅的路上,路过了一家奶茶店,我指着那个招牌,对侄子说:「这里的奶茶,真的很难喝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