择恩
择恩 2025年9月24日

减少或戒断手机,能增加幸福感吗?

个人成长 research
本文由 AI 进行筛选和总结

德国的一项619人的大型实验证明:完全戒掉手机和适度减少手机的使用,都能对参与者的心理状态、生活满意度、身体活动水平产生正面影响。不过从长期来看,减少手机的使用更可持续


研究怎么做的?

研究团队招募了 619名智能手机用户,把他们随机分成三组:

  1. 完全戒用组:连续 7 天不使用智能手机。
  2. 减少使用组:连续 7 天每天减少 1 小时手机使用。
  3. 对照组:保持平常的手机使用习惯。

研究人员在干预前、干预结束后、1个月后和4个月后,对参与者的心理状态、生活满意度、身体活动水平和手机使用习惯进行了追踪。

研究发现了什么?

  1. 无论是完全戒掉,还是减少使用,手机依赖都下降了
    两个干预组的手机使用时间都明显减少,而且“问题性使用”(比如停不下来、强迫性刷手机)显著下降。
  2. 心理健康改善了
    参与者在干预后普遍出现了焦虑、抑郁症状的降低,生活满意度提高。
  3. 身体活动变多了
    减少手机的人,会把这段时间用来做别的事,结果他们更愿意出去走走,运动量提升了。
  4. 长期来看,减少使用比完全戒掉更好坚持
    在4个月的追踪中,完全戒用组很多人反弹了,而减少使用组的改善效果维持得更好。

一句话总结:完全不碰手机有点极端,短期能改善,但更推荐每天减少 1 小时,这样健康效果更稳、更持久

对我们的启示

  • 短期冲击 vs 长期习惯
    想给自己来一场“数字排毒”,完全不碰手机一周,可以快速感受生活的不同。但如果想要长期改善,减少使用才是更稳妥的选择。
  • 减少 1 小时 = 健康提升
    研究中的减少量很现实:每天只要少刷 1 小时,就能明显提升生活满意度,降低焦虑,还能多出时间去运动或社交。
  • 手机不是坏东西,但“无度使用”才是问题
    关键不是完全拒绝,而是学会在“甜蜜点”上使用:既享受便利,又避免过度沉迷。

实用建议

如果你也觉得自己手机用太多,可以尝试:

  • 设定每日使用上限:比如比平时少 1 小时,逐步建立习惯。
  • 用替代活动填补空白:运动、读书、见朋友,而不是让空出来的时间继续无聊。
  • 制造使用障碍:把娱乐类App放在文件夹深处,或者用应用管理软件限制时间。
  • 尝试短期“数字排毒”:比如周末一天不用手机,体验一下“解锁自由”的感觉。

论文信息

  • 论文题目Finding the “Sweet Spot” of Smartphone Use: Reduction or Abstinence to Increase Well-Being and Healthy Lifestyle?
  • 作者:Julia Brailovskaia, Elisa Ströse, Jürgen Margraf
  • 期刊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
  • 发表时间:2021 年 12 月
  • 卷号/页码:Volume 121, 106788
  • DOI10.1016/j.chb.2021.106788
  • 出版商:Elsevier
  • 关键词:Smartphone use, well-being, digital detox, abstinence, reduction, physical activity, life satisfac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