择恩
择恩 2025年10月26日

什么是「爹味」?

社会学 blog

爹味:指主动,且自以为是的进行说教。

更严格的来说,应该是:「主动,且自以为的,对他人的行为或规划,进行说教」。

关键词:

  1. 主动:当事人没有询问第三者的看法,第三者却擅自发表自己的观点;
  2. 自以为是:第三者不具备相关的知识,或者不了解情境的复杂,擅自认为自己的“建议”更符合当事人的实际情况;
  3. 说教:“说教”而不是“说服”。“说教”指的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表达批判,而忽略了他人的主体性。

个人对「爹味」的定义十分严格,同时满足以上3点条件,才能算作「爹味」。


在正常情况下,谁承担行为的后果,谁才有资格参与行为的执行。

但是「爹味」的人并不这么认为,他们既不参与行为的执行, 也不承担行为的后果。他们主动地、自以为是地 对他人进行说教。

这种说教,建立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与抽象化的经验自信之上,往往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,忽视了情境的复杂性与他人的主体性。

换而言之,爹味不是经验的分享,而是脱离责任的指导欲

爹味不是建设性的建议,而是以居高临下姿态表达的评判冲动。


不过,作为一个男性,其实对「爹味」里面的“爹”字,有点不适应。因为这里面,似乎暗示“父权是权威化的”,这并不利于平权。但我不想把话题进行上升,所以点到为止。

💡
择恩说:
说来惭愧,在做视频之后,我才真正理解:什么是“爹味”。

至今为止有3个人,让我感受到“爹味”。他们都是:
1、自己通过QQ私聊我,给我“建议”(给建议不是爹味,要同时满足后面条件,才算是);
2、给的建议就是空中楼阁,没有任何实操性(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,完全不了解情境的复杂);
3、当告诉他们,为什么不采纳他们的建议时,他们不和你讨论,而是在那里自顾自复述自己的“建议”。你说的东西,他们不听。你把数据发给他们,他们不看;
4、他们既不参与行为的执行,也不承担行为的后果。如果按照他们的“建议”,我都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,或者金钱。

(后面算了一下,第一个人的“建议”需要我付出大概300到1200小时,而收益最多只有900人民币;第二个人的建议,需要直接花8000到12000元,加上不知道多少时间,而收益基本没有;第三个人的建议,会让随机提示音APP是收入减少,具体减少多少就算不出来了)

这三个人让我深刻理解了「爹味」,并促使我写了这篇文章。以后还遇到这类人,就可以直接把这篇文章链接发过去。